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着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款、开辟商埠、打造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与进行产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法,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大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越来越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目前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如割让土地、强占租借地、强辟租界与划分权势范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包含破坏领海主权,在内河派驻军舰和强行驻军等。③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直至关税征收用,中国海关基本权利越来越落入外国人之手。④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始于《南京条款》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始于《南京条款》附件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⑥干预中国内政,包含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作为侵略工具。如列强先后控制过清政府、扶持借助袁世凯、控制军阀各派系头目、控制国民政府及其内部有关派系等;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镇压和破坏人民斗争和中国革命,使之向有益于列强利益的方向进步和演变。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概括地讲,近代前期以甲午战争为界,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分为不一样的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产品输出为主||向中国倾销产品和掠夺材料。他们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款的主要为了:怎么样确保其产品倾销国内市场,怎么样便利其掠夺中国便宜材料。为此,列强通过增开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免收中国大陆税、保证其职员在华活动自由和安全及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方法来达成这一目的。这是这一时期列强发动战争的动因和确定不平等条款内容的主要依据。甲午战争将来,列强凭着其雄厚的资本和科技优势,经济侵略由以产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强迫贷款、开设银行、修筑铁路、开设工厂、开采矿山等。因此,确保其在华资本的安全,便成为列强在这一时期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侵略的主要任务。近代后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产品,1932年出现中海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产品在国内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本等渠道,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法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讲,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惟有依赖列强侵略才能进步,惟有依赖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文化侵略具备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征,其主要为了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